大家都知道生物濾池除臭設備可以用來處理污水廢氣,可是生物濾池除臭設備的構造如何,有幾個人了解。下面,我們就講講有關生物濾池除臭設備的構造吧!
曝氣生物濾池的主要構造包括池體、濾料、承托層、布氣系統、布水裝置、反沖洗裝置、排水系統。
池體
池體的作用是容納被處理水和圍擋濾料,并承托濾料和曝氣裝置的重量。其形狀有圓形、正方形和矩形(長寬比為1.2~1.5)三種,結構形式有鋼制設備(處理水量小)和鋼筋混凝土結構(處理水量大)等。為保證反沖洗效果,單池面積不宜太大(≤100m2)。
濾料
濾料是生物濾池的主體,對生物濾池的凈化功能有直接影響。因此濾料需具備質堅、高強、耐腐蝕、抗冰凍,較高的比表面積,較大孔隙率,且能就地取材,便于加工、運輸等條件。材質可用輕質陶粒、爐渣、石英砂、焦炭、沸石等,以圓形陶粒為佳。粒徑為3-6mm,濾層厚度約2.5-4.5m。
承托層
作用是支撐濾料,防止濾料流失和堵塞濾頭,同時還要保持反沖洗穩定進行。為保證承托層的穩定和配水的均勻性,要求材質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和化學穩定性,其形狀盡量接近圓形,常用材質為卵石。
布水系統
包括濾池下部的配水室和濾板上的配水濾頭。
對于上流式濾池,配水室的作用是使某一短時段內進入濾池的污水均勻混合,依靠承托濾板和濾頭的阻力作用是污水在濾板下均勻、均質分布,并通過濾板上的濾頭均勻流入濾料層;除了濾池正常運行布水外,也可作為定期對濾池進行反沖洗時布水用。對于下流式濾池,該布水系統主要用作濾池反沖洗布水和收集凈化水用。
配水室組成
緩沖配水區和承托濾板。緩沖配水區初步混勻污水,然后依靠承托板的阻力作用使污水在濾板下均勻、均質分布,并通過濾板上濾頭將污水均勻送入濾料層。緩沖配水區在水氣聯合反沖洗時起到均勻配氣作用。
配水濾頭
其作用是向濾池均勻配水。
布氣系統
工藝布氣系統(充氧曝氣)和進行氣-水聯合反沖洗時的供氣系統(反沖洗曝氣)。
工藝布氣系統:保持曝氣生物濾池中充足的溶解氧并維持濾池內生物膜高活性。曝氣生物濾池一般采用鼓風曝氣形式,空氣擴散系統一般有穿孔管空氣管空氣擴散系統和專用空氣擴散系統兩種,該裝置(EPT)按一定間隔安裝在空氣管道上,距承托板約0.1~0.15m,空氣通過擴散器并流過濾料層是可達30%以上的氧利用率,且不易堵塞。
反沖洗系統
由反沖洗供水系統和反沖洗供氣系統組成。
采用氣-水聯合反沖洗,目的是去除濾池運行過程中界留下的各種顆粒、膠體污染物及老化脫落的微生物膜。聯合反沖洗系統的配水配氣是通過濾板及固定其上的長柄濾頭實現。反沖洗時,反沖洗進氣與濾板下形成氣墊層,隨后空氣便從長柄濾頭上端的進氣孔進入,反沖洗水則由長柄濾頭下端進水孔進入。
反沖洗過程一般分為三步:氣洗、氣水同時反洗、水漂洗。氣洗目的是松動濾料層,使濾料層膨脹。氣洗強度一般為10~15L/(m2*S),時間為5min。氣水同時反洗目的是將濾料上截留的懸浮物和老化的生物膜沖洗出去,水洗強度為5.0~8.5 L/(m2*S),時間為5~8min。水漂洗目的是將濾料上表面的懸浮物和老化的生物膜沖洗出去,時間為為5~8min。濾層膨脹率約為10%。
出水系統
出水系統分為周邊堰出水或單側堰出水兩種。在大中型污水處理廠一般采用單側堰出水,并將出水堰口出設計成60°斜坡,以降低出水流速。在出水堰口設置柵形穩流板以攔截反沖洗時被出水帶出的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