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氣的來源
垃圾在填埋、焚燒和堆肥除臭設備過程中會產生惡臭物質。惡臭氣體的主要來源如下:垃圾在運輸過程中泄漏的垃圾滲出液;垃圾在填埋場的傾倒區域鋪設和堆放過程中腐爛產生的惡臭氣體;垃圾排放過程中泄漏的垃圾滲出液;堆肥車間,尤其是后腐熟車間,垃圾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惡臭氣體;焚燒車間堆放的垃圾散發的氣味和垃圾進料斗滲出的滲出液;垃圾滲出液除臭設備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氣味和氣味。各類如表1所示。
垃圾腐爛發酵會產生苯、硫化物、鹵代烴、烯烴、烷烴、含氧有機物等多種惡臭物質。據文獻研究,在生活垃圾填埋工藝的預處理車間檢測出50種臭味物質,從質量濃度和嗅覺閾值的角度分析,二甲二硫醚、乙酸丁酯、二乙苯和乙醇四種臭味物質對臭味濃度的貢獻較大;在生活垃圾焚燒廠垃圾堆積車間,檢測出55種臭味物質,其中包括甲硫醇、二甲二硫醚、乙醇和檸檬烯;在生活垃圾堆肥工藝的預處理車間,檢測出34種臭味物質,其中包括乙醇、二甲二硫醚、乙酸丁酯和檸檬烯。研究表明,夏季生活垃圾堆肥過程中的惡臭物質主要是含氧有機物,其次是芳烴。不同堆肥處理廠的主要惡臭物質種類不同,卸料廠和粉碎廠的主要惡臭物質是乙酸和甲硫醚,發酵廠和分解廠的主要惡臭物質是乙酸、乙醛、甲硫醚、α-丁烯、二硫醚、檸檬烯、β-丁烯和乙醇。常見垃圾除臭設備處理惡臭物質的種類和嗅覺閾值如表2所示。